“今天中午吃什么?”這樣的家常問題困擾著不少老年人。6月30日,鹿城區首家“鄰里食堂”在集善社區真善美組團正式啟用,70歲以上老人、困難群體均可申請該“鄰里食堂”補助優惠。
時至今日,“鄰里食堂”補助優惠申請情況如何?居民們對于“鄰里食堂”有何評價?8月3日《民生供給“測”》欄目記者實地走訪,現場居民都為“鄰里食堂”打滿分,夸有“家”的味道。
居民夸贊:“鄰里食堂”菜好吃又便宜
10時36分,集善社區真善美組團的“鄰里食堂”已飄出了飯菜香。雖然10時45分至12時才是這里供應午餐的時間段,居民王老伯卻已早早來到這里等候。
“這里啟用后,我就來申請了補助優惠,15元兩葷兩素套餐,我才需要花10元。”王老伯告訴記者,在沒有“鄰里食堂”之前,他多半是在快餐店解決午餐和晚餐,吃得稍微好一些,一餐就要花費二三十元。
“鄰里食堂”除了價格優惠之外,菜品質量更是得到了王老伯豎大拇指夸贊,“我已經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廚房,我吃出了‘家’的味道。”王老伯笑著說。
10時58分,“鄰里食堂”已經迎來了第一撥就餐“高峰”。陳女士是陪著78歲的母親一起來用餐的,她們也都選了兩葷兩素套餐。陳女士說,她和母親不住在一起,母親身子骨硬朗,能夠自己煮飯燒菜吃。不過,得知這里有“鄰里食堂”后,她就幫母親申請了補助優惠,有時候她陪著母親來吃,有時候母親自己來吃。“這里的菜好吃又便宜,咸淡正好,食材新鮮。”陳女士也夸贊道。
記者看到,就餐的居民幾乎是人人“光盤”。
記者體驗:菜品新鮮飯粒飽滿湯消暑
為了驗證居民口中的“菜好吃又便宜”,記者決定現場體驗一回,當一次“食評家”。
在點餐區,記者看到,當天中午供應的菜品一共是8種,分別蒜苗炒肉片、小黃魚酥炸、蔥油海帶結、雞蛋肉末蛋糕、炒大白菜、皮蛋豆腐生、鹵雞腿、炒青南瓜。
記者選擇了兩葷兩素套餐,即蔥油海帶結、雞蛋肉末蛋糕、蒜苗炒肉片、炒青南瓜,花費15元。記者作為一名非專業“食評家”,只有雞蛋肉末蛋糕個人感覺稍咸了一點,咸味主要來自咸鴨蛋本身,其他菜品都咸淡適中,并且食材也都很新鮮。
套餐除了有4個菜外,還有米飯和湯。米飯,顆顆飽滿,可以吃出是優質大米的口感;至于湯,當天中午供應的是綠豆湯,消暑解渴。
采訪過程中,記者正巧遇見了來該“鄰里食堂”巡店的廚師長陳師傅,他目前負責鹿城區所有在營“鄰里食堂”的菜品質量把控。據他介紹,目前所有“鄰里食堂”的菜品由浙江東日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配送,每日菜品都會提供抽檢報告,有專人監管廚房菜品制作全流程,以保證居民吃得好吃得放心。
他還介紹,集善社區真善美組團的“鄰里食堂”每周營業6天,午餐供應時間10時45分~12時,晚餐供應時間為16時30分~18時30分,6天內菜品基本不重樣,套餐一共有三種,分別是11元、13元、15元,目前已有180多名70歲以上老人、困難群體申請該“鄰里食堂”補助優惠,享受每餐優惠5元。
此外,記者在該“鄰里食堂”里也看到了不少適老化設計,比如特別安裝欄桿、防滑地磚、等候椅、廁所報警器等等。
數據統計:約有330人已申領補助優惠
除了集善社區真善美組團的“鄰里食堂”,鹿城區還有幾家“鄰里食堂”已營業?有多少70歲以上老人、困難群體均可申請“鄰里食堂”補助優惠呢?
據悉,“鄰里食堂”是鹿城區依托甌江紅“共享社·幸福里”建設統籌資源創新打造的,簡單來說就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百姓“得惠”。根據前期相關宣傳,鹿城區計劃因地制宜打造50余家“鄰里食堂”。“鄰里食堂”由溫州現代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鹿城區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成立合資公司負責日常運營。
記者從溫州現代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獲悉,目前,鹿城區共有4家“鄰里食堂”已營業,除了集善社區真善美組團的“鄰里食堂”,另外3家分別在桂柑社區、菱藕社區、康龍社區。另外,還有多家“鄰里食堂”正在裝修打造中。已營業4家“鄰里食堂”,約有330名70歲以上老人、困難群體申領了補助優惠。
另外,各個“鄰里食堂”不局限于老年群體,在保證社區長者、低保戶、殘障人士等基本供應情況下,根據富余資源向轄區居民開放,參照市場化運營模式,每日提供略低于市場價的幾種套餐規格供選擇。
主要承擔溫州市現代服務業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和產業培育。
目前核心業務主要是菜籃子民生工程、市場經營、商品零售、酒店餐飲等,培育業務有物流倉儲業、會展及廣告業、旅游業等。
地址: 溫州市甌江路展銀大廈
電話:0577-88198479
傳真:0577-88198479